学术沙龙系列(李意):丝绸之路人文外交背景下的中阿智库合作研究

学术沙龙系列(李意):丝绸之路人文外交背景下的中阿智库合作研究

2016320日,“丝绸之路人文外交背景下的中阿智库合作研究”学术沙龙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6号楼704室圆满召开。该沙龙是李意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进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旨在完善课题论证,确定各章节撰写细纲。沙龙由李意老师主持,出席沙龙的专家学者还有中东研究所汪波教授、孙德刚研究员、余泳副研究员、杨阳副教授、包澄章副研究员。

沙龙伊始,与会专家对此次课题进行了深刻论证并形成了详细的研究成果计划。作为丝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国家涵盖了西亚和北非地区,是我国周边的战略延伸,从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和安全协作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重要性。近年来,阿拉伯国家正处于剧烈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阶段,不确定因素时有发生,无疑对我国准确研判中东形势、制定中东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一关键时期,智库在咨政辅政、启迪民智、平衡分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说,阿拉伯国家智库是新时期我国开展对中东国家公共外交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并与之开展合作,将有助于我国迎接挑战,从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

本课题对阿拉伯国家的主要智库进行深入剖析,探索丝路人文外交背景下,中阿智库的合作模式和意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阿拉伯国家智库熟悉当地情况,与当地政府、政党、媒体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对阿拉伯国家政治和社会思潮的认识更加直观和深刻,对阿拉伯国家形势走向、外交政策选择的分析更加具体,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更具可操作性。在与这些智库的交流中,借用对方的“眼”观察地区形势、借用对方的“口”帮助我们宣传、借用对方的“手”推动双边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外交策略。

本课题成果分为上、中、下三编,其中上编的第一章“人文外交的理论探源”由孙德刚负责撰写;第二章“中阿人文交流的历史回顾”由包澄章负责撰写;第三章 “新时期对阿人文外交的维度与内涵”由汪波负责撰写;中编的第四章“阿拉伯国家智库概况”、第五章“亚洲阿拉伯国家智库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第六章“非洲阿拉伯国家智库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由李意负责撰写;下编的第七章“新时期中阿智库的交流现状” 由包澄章负责撰写;第八章“新时期中阿智库的合作前景”由孙德刚负责撰写。

最后,李意副研究员就当前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团队成员协作下,项目组科研成果已日渐丰硕。截至目前,项目组成员已完成学术论文8篇,正式发表3篇。分别为:李意:“丝路人文外交中的阿拉伯国家智库研究”,《宗教与美国社会》,201512月;李意:“阿拉伯国家智库:发展态势与特点”,《西亚非洲》,20167月;汪波:“西欧伊斯兰极端主义形成的根源研究”,《阿拉伯世界研究》,201511月。同时,项目总书稿已经翻译并整理20万字,基本完成了数据采集和案例搜集的工作,形成正式文稿15万字。(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