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系列(鲍晓英):中国新时期文学英语世界译介效果研究

学术沙龙系列(鲍晓英):中国新时期文学英语世界译介效果研究

2016年9月6日,“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学术沙龙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英伦厅圆满召开。该沙龙是鲍晓英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新时期文学英语世界译介效果研究》推进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出席沙龙的嘉宾分别为中国译介学与翻译学创始人与倡导者——谢天振教授、浦江人才孙会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贇教授和《中国比较文学》副编审张曼副教授。四位嘉宾均为中国文学译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除此之外,来自上外、同济、交大等许多院校的学生和学者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沙龙伊始,鲍晓英教授简要介绍了其所主持的教育部项目《中国新时期小说英语世界译介效果研究》的研究背景,阐述了项目研究思路、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并分享了项目研究过程中的新的发现与思考,提出了提高译介效果的途径。她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不对称普遍存在,就中国文化传播而言,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延续着固有“思维定式”,不断利用其强势宣传工具对中国实施“软打击”,使得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步履维艰。译介中国文学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文学译介效果如何?应该如何译介才能提高译介效果?”等问题值得深思。

接着,特邀嘉宾相继发言。张曼副教授发表主题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视野下老舍翻译文学的启示”的演说,介绍了老舍本人的翻译活动以及对老舍作品的翻译,阐述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孙会军教授简要介绍了其所主持的项目“中国文学翻译和中国形象构建研究”,并着重介绍了正在撰写的论文“《废都》英译研究”,探讨了该小说的英译如何构建中国形象;吴贇教授从个人研究经验出发,指出了研究方向确立的重要性,阐述了中国文学译介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该研究的广阔空间;最后,谢天振教授对中国文学译介做了指导性的阐述并作总结发言。谢天振教授指出,中国文学译介不是简单的文字翻译而是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不能拘泥于文本语言的转换。不关注译介效果的翻译行为往往是毫无意义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不仅仅是中国,包括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国都努力推动自己的文学“走出去”,中国文化外译是个宏大的课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该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沙龙最后问答环节,五位学者就来宾所提出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本次学术沙龙得到了“华夏翻译协会”、“上海语用学通信”、“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外语翻译研究群体的广泛关注,吸引了来自上外、同济、交大等许多院校的学生和学者前来参加,是中国文化外译研究的一次精彩的思想交流研讨会。(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