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翻译学院领衔《海派文化丛书》英译项目

718日,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翻译家协会共同发起的《海派文化丛书》英译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由我校高级翻译学院牵头成立的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Shanghai Language Services Center for Cultural Trade)将组织优秀译者承担该丛书的翻译工作。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谭晶华、我校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颎教授和高级翻译学院笔译专家姚锦清教授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2010年推出的《海派文化丛书》共计33册,由上海40多位专家、学者、记者和著名作家撰写,从多个角度对海派文化进行了全面介绍。为使“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成功“走出去”,《海派文化丛书》英译项目将采取“作者译者面对面”的全新翻译模式,由高级翻译学院姚锦清教授带领外译经验丰富的优秀译者共同完成。首批入选《海派文化丛书》英译项目的共四本书,即《上海女人》、《上海先生》、《上海人吃相》和《墙•呼啸》(上海建筑)。

探索译介新模式  助推文化走出去

围绕成功推介海派文化精华这一核心目的,《海派文化丛书》英译项目的主办方、丛书作者和高级翻译学院译者团队经过多次协商,决定采取“作者译者面对面”的新型翻译模式。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代表团曾赴上海大学参加72日至10日举行的“海派文化周”系列讲座,通过海派文化专家的讲解与介绍,译者对丛书创作背景、内容和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占据主动权,在不影响原作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读者需要在译文中适当进行重新构思,以使译文能够真正传达原作精神,沟通中外文化。

据了解,这种新型翻译模式并不是翻译项目的常规操作。对此,姚锦清教授表示,主办方和丛书作者之所以能够接受这一新型翻译模式,是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了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关键作用。“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信息的传递与文化的沟通。既要保留原汁原味的上海风情,体现海派文化的特色,又要打破文化障碍让英语读者读得懂,并喜爱海派文化,这绝非易事。因此,译者需要与作者保持交流,同时又要谙熟西方文化,在保留文化异质性的同时,兼顾内容的可读性。”

为此,高级翻译学院译者团队不但要在作者帮助下对书中信息仔细考证,必要时还会采取调查和走访的方式,边学习,边理解,边翻译。姚教授补充到,“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海派文化是一个点,但中国文化‘走出去’则是一个长期命题。我们希望对这一项目操作模式的探索,能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积极贡献,并推动国内语言服务业的发展。”

产学研协同创新 语言服务备受瞩目

《海派文化丛书》英译项目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翻译家协会共同发起,广受各方关注。在启动仪式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女士特别强调了语言服务在文化传播中的中坚作用,并指出,要说对方看的懂的话才能使沟通顺畅,才能使读者真正读懂,并提出,希望这套英译版丛书能够成为海派文化走出国门的载体。这正符合语言服务基地设立的初衷,成为语言服务推动文化贸易的又一例证。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国际文化贸易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贸易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手段,语言服务业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在这一大背景下,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虹口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和虹口区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应运而生,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全方位专业语言服务平台,为推动文化贸易、促进文化交流、发展文化产业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同时,作为产学研高度有效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语言服务基地还将综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在语言服务行业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通过组织语言服务论坛等方式,发展语言服务业,并为之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据悉,1031日至111日,由中国翻译协会主办、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承办的2013中国国际语言服务业大会将在上海召开,届时国内语言服务业相关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将汇聚一堂,就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国内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展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