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在北京举办“2014年外语高考改革论坛”

2013-2014年,国家教育部以及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相继发布了有关英语高考改革的消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改革方案并未明朗化,社会对此有诸多的猜测和误读,例如,取消英语高考或降低英语高考分值被认为是“英语不再那么重要”的信号。对此,外语教育界人士极为关注甚至担忧。

为了深入探讨目前外语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于61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14年外语高考改革论坛”。论坛邀请了我国外语界十多位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英语高考改革发表意见和建议。论坛期间,专家们就外语高考改革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很多重要议题达成了共识,并针对改革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如何避免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对策。

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外语高考改革论坛的召开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专家们指出,此次外语高考改革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之一,无疑将成为中国外语教育史上一次重要事件,对中国的外语教育,特别是对基础阶段外语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外语学术界有责任和义务引导教育界和社会民众准确解读和评估此次改革决定的背景和意义,帮助细化和完善相关改革方案,尽量减少该项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使该项改革的收益最大化:使外语教学和评估的方式回到理性、科学的轨道上来。专家们提出,此次改革的初衷和意义应在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并不在于削弱外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如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考试,如何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减少一年多考和提前考试对正常课堂教学的冲击,是外语学术界应该加以密切关注并提供具体研究成果和应对举措的重要课题。

《外国语》将陆续刊登论坛综述和专家发言摘要或笔谈。与会专家还同意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的建议,针对外语高考改革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的措施,根据论坛所达成的共识,形成一份有分量的决策咨询报告上报国家高层领导。

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戴炜栋教授,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文秋芳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道义编审,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南京大学杨治中教授、王守仁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四川大学石坚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龚亚夫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