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打造哲学社会科学高端学术期刊群

打造哲学社会科学高端学术期刊群


提炼“标识性概念” 设置“创新性议题”

王利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

2016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整体部署,以提炼“标识性概念”、设置“创新性议题”为抓手,紧扣时代主题,牢牢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努力办好《中国社会科学》。

  杂志社围绕“创新性议题”设置笔谈和专题,努力打造“标识性概念”。提炼“概念”和设置“议题”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关键程序,它们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标识性概念”往往是在重大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经过沉淀、总结和升华的结晶,是重大理论创新中最具特色又最具基础意义的。设置“创新性议题”,有时不一定能提出“标识性概念”,但也有利于我们及时把握事物发展的最新进程。有了标识性概念才有后续独特的命题和理论体系,才谈得上独立自主的话语体系。

  近年来,“中国梦”、“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文化自信”等概念的提出,既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又在国内起到了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全国力量的重大作用,同时在国际上引起许多国家关注和共鸣,代表了中国声音,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2016年,尤其是“5·17”讲话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密切结合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以及学界的最新动向,紧紧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文化自信”等“标识性概念”来设置“创新性议题”,开设了一系列专题和笔谈。杂志设置的5个专题分别是:第6期“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专题;第9期“中国现代化——比较的视野”专题;第10期“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专题;第11期“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第12期“文化自信语境下新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专题。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两组笔谈:第2期“‘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笔谈”;第7期“‘互联网与社会变迁’笔谈”。这些专题和笔谈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标识性概念”来设置 “创新性议题”,又通过设置“创新性议题”展开讨论,进一步提炼丰富“标识性概念”。这一宝贵的双向互动的办刊尝试既有效地引领推动了学术发展,又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想创见。2017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提炼“标识性概念”、设置“创新性议题”为重要抓手,积极策划相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论坛,组织国际国内相关学科的顶尖学者围绕这些“标识性概念”和“创新性议题”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忠于信仰体现担当

李金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

  近年来,依靠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刊建设工程和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我们规范审稿用稿,强化编辑校对,提高办刊质量,持续扩大期刊影响力。

  我们曾先后在不同地区召开“读者、作者、编者恳谈会”、“稿约论文研讨会”等,分别就什么样的期刊是好期刊、什么样的学术论文是好论文、品鉴一篇文章的首要标准是什么、怎样扩大一个期刊的影响力等系列问题与读者、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还连发9期《敬告作者》,阐明我刊需要什么样的稿件、向我刊投稿应注意什么、如何分析论证、如何设计论文题目、怎样行文布局等给作者提出建议。

  我们忠于自己的信仰,倡导良好的学风学品。我们认为,学风学品是一个学者研究态度和研究精神的融合。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就应当充满高尚的人文精神,展示良好的学风学品,体现时代的使命担当。这是崇高科学精神的要求,也是办刊人永远不变的理想。

  我们尊重作者的劳动,平等对待每一位作者。向我刊投稿的每一个作者、每一篇文章都理所应当地要受到平等尊重和对待。我们尊崇权威,但不迷信;提携后学,但不降格标准。我们对每一位作者,没有傲慢与偏见;对每一篇文章,心存谦恭和审慎。我们对一切言之有物、解决问题、富于思想、充满智慧的佳作满怀敬意,而不论其出自何人手笔;我们对一切关注我刊、友好良善、热情执着、理性公义的作者深怀感激,而不论其何种身份!

  与自然科学一样,真正的经济学研究是利他的、非功利的。学者研究的灵感、选题、研究的创造性需要书本、课堂,需要图书馆、实验室,但更需要地头车间、港口码头以及火热鲜活的社会实践。经济学者的研究与社会实践、人类利益完美结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故而,我刊所推介的成果都力图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促进社会进步、提升人类福祉为己任,体现出服务人类、服务时代的重要应用价值。

  办刊的路上,没有休止符,没有喘息时!我们的目标是:选好每一篇文章,理顺每一个句子,校准每一个标点;我们的态度是:常怀感恩之情,常持敬畏之心;我们的追求是:永不自满,永不停歇,苦心孤诣,日渐精进,创出数技经研究领域的期刊品牌。

结合学科特点办好马克思主义栏目

刘维广(《拉丁美洲研究》总编辑)

  拉美研究领域有较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实践内容,《拉丁美洲研究》历来重视刊登马克思主义和拉美社会主义研究方向的文章。在2009年5月之前,有关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论文多散见于其他一些专题栏目中,此后专门开设了“拉美社会主义思潮研究”栏目,并于2010年正式定名为“马克思主义与拉美社会主义思潮”专题栏目。2016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栏目的制度化建设。

  《拉丁美洲研究》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有针对性地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栏目建设的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计划先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领导、期刊主编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专栏的建设工作上来,参与制定刊发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章的工作计划。

  二是组织选题、确保重点。编辑部组织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专栏论文的选题,讨论推荐优秀作者,将重点选题和重点作者作为开展全年马克思主义栏目工作的基础,有计划地开展约稿和组稿工作。

  三是组织马克思主义专题研讨会。将年度选题计划与动态形势相结合,举办相应的马克思主义专题研讨会,从中选择优秀论文发表在期刊上。如2016年参与组织拉美研究所举办五次“拉美左翼和社会主义论坛”。为了深化拉美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我们有针对性地扩大选题的讨论范围,近期还举办了“全球及历史视野中的拉美民众主义”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深化拉美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特别是拉美左翼运动的研究,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打下更深厚的基础。

  四是培育队伍、挖掘人才。编辑部不仅加强与成熟学者的联系,形成一批较为稳定的作者队伍,而且下大力气加强对青年学者的培育和引导,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兴趣,鼓励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五是优先刊发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章。结合本领域研究现状,在保证论文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刊物优先刊发马克思主义研究文章。

  由于选题策划着手早,重点选择那些学术积累较为深厚的作者撰稿,刊物马克思主义栏目的文章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学术质量,发表后往往也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我们今后将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约稿的精准性。通过深入了解重点作者的在研课题,跟踪其研究进度,做到适时约稿、精准约稿。二是策划和加强比较研究。梳理拉美与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和异同,从历史和横向角度组织开展比较研究。三是编辑人员继续苦练基本功,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努力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合格编辑,使期刊质量更上一层楼。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审稿流程

徐秀丽(《近代史研究》主编)

  《近代史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一家在政治上认真负责、学术上不懈探索的专业期刊,在史学界拥有良好声誉,刊物的引领性、原创性、学术性、开放性得到广泛认可,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均名列前茅。

  《近代史研究》之所以能保持稳定的学术质量,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编辑部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审编校印各个环节均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杜绝主观随意性,保证程序合理、结果公正。多年来,编辑部十分重视内部管理,重视规章制度建设,陆续制定了“《近代史研究》技术处理规范”、“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工作条例”、“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岗位职责”、“近代史研究编辑部采编校规范”、“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审稿流程”等规则,对每一个环节都提出具体要求,并根据新情况多次修订,使编辑部工作规范有序、录用稿件公正公平。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审稿流程坚持贯彻了以下几项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内审和外审相结合。同行评议已为学界广泛接受,对保证刊物学术质量起到显著作用,但同行评议也有其不足,如审稿专家可能对学科的整体状况缺乏充分把握,宽严失当;个人好恶影响审稿结果;因不负公开责任,有时可能不够认真等。而编辑部内部审稿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足。我国优秀学术期刊的编辑均有良好的学术背景,通常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具备评审稿件的专业素养。

  二是各个环节相互制约。像其他所有权力一样,审稿权也需要相互制约,以确保适当行使。在我们设计的审稿流程中,主编有比较大的否决权,但不参与一审,没有荐稿权,也就是说,除非稿件进入三审,否则主编对其没有发言权。又如,任何一篇来稿,至少经过两个环节的审理,即使退稿,都不能由一个人说了算。

  三是最后采用的稿件,基本经过全流程各个环节的审稿。

  我们认为,建立和完善审稿制度,采用合理有效的审稿流程,其根本目标有两点:第一,不错失好文章;第二,不错用差文章。这是保证学术刊物学术水准的关键,也是对作者公平的真正体现。至于具体做法,在大的原则下,可以灵活运用。

反思理论范式推动学术自主

《中国文学批评》办刊理念与实践

孙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创办了《中国文学批评》和《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两份新刊,这不是两份普通的刊物,而是承载着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构中国学术的话语范式,推动思想创新,以塑造我们的文化自信的诉求。经过两年从无到有的办刊,我们向学术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两份刊物即使与同类核心刊物相比也毫不逊色,首先是得益于我们先进的办刊理念。

  一是突破既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限制。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将学者割裂成了各自拥有一小片“自留地”的论文生产者,我们希望通过提出问题、创设议题将其解放出来。《中国文学批评》这份刊物以推动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为使命,我们专门设立了“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现代文学史论重估”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立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它们促进学者去思考、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命题,从而发挥刊物的引领作用。

  二是通过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推动学术反思。为推动文论建构的自觉反思,我们以“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建”为主题分别于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举办了三届学术研讨会,每次会议都设立不同的议题,这一系列研讨会是有内在的逻辑和连续性的,反映了我们刊物清晰的办刊思路和理念,即不仅要作为学术研究的传播者,更要对学术发展起到引领、深化和建构的作用。

  三是重点打造能长期吸引读者的金牌栏目。从2016年起,《中国文学批评》陆续推出了“当代作家聚焦”、“文学现象论辩”、“中华美学精神”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立体现了刊物的风格和特色,通过栏目聚焦学术热点,文章才有明确的理论针对性,刊物才有自己的灵魂。

  四是通过学术批评和评价促进以学术为本位的学术共同体的形成。长期以来,学术批评与评价的缺位是限制我们学术深入发展的瓶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创立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恢复中国学术健康的评价机制,没有批评就没有生机和活力,理论能否经得起反诘和追问,是检验学者学术水准的重要标准;《中国文学批评》力争在文艺理论领域树立自己的锋芒,理论创新就在于它敢于突破成见,敢于质疑已有的标准和判断,敢于争鸣,一份志在引领当代文学批评风气的刊物,不能没有锋芒。

  五是通过发稿会等形式培养编辑队伍,从技术编辑向自主型编辑转化。《中国文学批评》每期的发稿会同时是学术研讨会,不仅就每篇稿件作出微观的点评,更重要的是,我们力图将所有稿件都放在中国文论重建的版图下,看到每篇稿件在学术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努力提高编辑队伍的学术辨别能力、议题设置能力和学术组织能力。

做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工作

以《中国经济学人》为例

李钢(《中国经济学人(英文刊)》副主编)

  《中国经济学人》创办10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顶级期刊,在办刊过程中我们有一些体会,包括:与国际学术界顶级组织加强互动;积极寻求机会,参加国际性展会;善于用西方熟悉的话语,表达与争取中国人的利益;跟踪国际舆论的变化,对冲不利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不断提高;但我们也应看到,与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社科类学术期刊走出去工作。

  第一,国家应加大对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国家目前十分重视文化走出去,我们认为,文化走出去的主体应是思想走出去,特别是考虑在当前条件下学术期刊走出去应是文化走出去资助的主体。国际话语权的核心是思想理论体系的影响力,而媒介仅是其外在形式与工具,因此,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是提升中国学者及其理论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相对于学术走出去其他形式,学术期刊投入较小,而成效较大,容易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形成自己的品牌;在目前情况下,国家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扶持力度,特别应加大对国际主流学术语种期刊资助力度。

  第二,应更加重视我国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的发展。目前国内开始关注英文学术期刊的发展,但一方面相对于中文学术期刊,有关部门在评奖、资金支持等方面对于英文学术期刊关注度不够高。另一方面,相对于国外的英文学术期刊,国内的学术界对于国内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存在事实上的歧视,对于其发表的理论成果存在偏见。事实上由于期刊电子化及论文数据库的发展,只要加入了主流数据库,各种英文期刊所刊用文章都可以同等地被其他学者所查询、检索及引用。我们建议,今后在各类基金资助及奖项评比中,应给予中英文期刊同等关注。

  第三,利用规模优势,创办国际期刊群。事实上,创办学术期刊也有较大的规模经济效应,所以我们看到国外绝大多数优秀学术期刊都属于某一出版集团。目前国内创办一本新学术期刊十分困难。为了加快期刊走出去的力度,国家应加大对已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的扶持力度,对于以某一期刊为母刊创办新的英文学术期刊加大支持力度,在刊号审批上设置“绿色通道”。

加强集刊质量建设提升学术影响力

杨宜音(《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

  近年来,学术集刊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并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成为学术交流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学术集刊的蓬勃兴起,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内生的、自下而上的学术生长点和创新点。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其母体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目前国际期刊多达150多种,而我国却缺少该领域的学术期刊。集刊《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创刊于2005年,弥补了这一欠缺。创刊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先整理已有研究的成果,按专题出版,特别是发表华人社会心理学家英文和繁体字的论文。我们分别以“自我与文化”、“面子与文化”、“组织行为与文化”、“人格与文化”、“文化心理学”、“社会认知与文化”为主题编辑出版了6辑。在这6辑里,系统梳理了该领域华人社会文化心理学家的独特贡献。从第4辑开始,我们又安排了深度导读性的卷首语,更好地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和研究成果的贡献所在。

  我们将集刊定位为发表原创稿件、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刊物,因此不能坐等投稿,必须从培养撰稿人开始做起。一方面,举办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确立了一些社会心理学重要的研究选题,例如,中庸心理研究、文化接触与混搭、道德判断与文化、心理测量与文化、社会变迁等。连续8年组织的暑期班,在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140多位中青年学者,形成研讨、合作的作者群。另一方面,组织小型研讨会,讨论论文初稿和研究计划。我们与相关学术机构合作办会,从2013年到2016年组织了12次这样的会议。2014年我们分析了刊物的优势和劣势,讨论如何更好地提升刊物的质量,在规范化的基础上,组织了每年两辑的原创稿件,至今已经出版了5辑,在社会心理学界有了较好的声誉。

  我们不断加强集刊学术质量建设。在质量提升方面,主要在选题、培养作者、培养特约主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在选题上,编委会通过会议和“工作通讯”形式进行讨论确定。在培养作者方面,通过暑期班、系列研讨会、学术年会、工作坊等形式发现作者、培训作者、帮助作者,为他们提供好的平台。

  学术出版物是引领学术研究的旗帜,也是学者交流成果、获得学界认可的平台,还是学术风气和风格的典范。正是在学界的强劲需求、出版社大力支持、作者对功名的超越、编者辛勤不倦的努力下,学术集刊才破土而出并成长起来。目前,它最需要的就是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影响力,发挥自身特色,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界,服务于社会。

做好院学术期刊集中运营工作

梁艳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社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自2013年开始负责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单位主办期刊的“统一印制、统一发行”工作,我们坚持为院期刊服务的宗旨,并从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分工协作,逐步探索出一套紧密衔接、高效运行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各期刊印制发行工作平稳运行。

2016年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在印制生产情况方面,期刊品种不断增加,生产管理日益规范,库存管理更加有序,并配合院图书馆做好数据交接。在宣传推广和发行工作方面,2016年我们继续在期刊推广上推陈出新。首先,继续以中国社科院期刊方阵的形式组团参加2016年中国期刊博览会,拓展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传播影响力。其次,借助新媒体拓展推广渠道。期刊出版平台新媒体建设早在期刊集中运营工作伊始就同步进行,这其中包括建立期刊平台微信公众号、期刊官方微博,以及专门用于移动客户端支付的手机微店。再次,通过制定全年市场宣传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推广。最后,对于新刊和小众期刊等市场影响偏弱的期刊,借助自身特有的营销渠道,采用赠送夹带的方式,直接投放至终端客户,扩大影响力。

  对于今后的工作有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第一,编辑部网站改版计划。建议选择采编系统应用较为顺畅、对网站建设需求较高、编辑部有能力进行后期运维的期刊,在相关部门的统筹与支持下,进行期刊网站二期开发建设,将网站与采编系统、微信公众号和APP互联互通,满足新形势下期刊编辑部对外宣传推广的要求。

  第二,电子刊发行计划。以电子书运营为借鉴,在发行纸刊的同时,电子刊同步发售,既可以分开销售,也可以捆绑销售,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阅读需求,同时也能克服纸质期刊传播慢的弊端,弥补发行量不断下滑造成的收入缺口。

  第三,集中运营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国际学术期刊的运营经验来看,集约发展战略和市场运营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经过几年的探索、磨合,学术期刊编辑与出版分离,编辑部负责采编、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的集中运营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希望能够深入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