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讲坛第183讲】翻译——世界文学的桥梁

20141016日,著名法语翻译家马振骋老师做客上海外国语大学思索讲坛,畅谈自己三十年翻译生涯的得失经验,分享自己在翻译工作中的真切感受,为同学带来一场题为“让作品在中华语境中存活”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马老师例举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向同学们阐明文学不同于美术、音乐等国际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只有深刻了解文本的语言形式,才能感受到文学的真正内涵。因此,翻译工作如同桥梁,承担着让文学作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责任。就像著名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所说:“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

随后,马老师欣然回忆自己学生时代“读字典”的趣事,并以“头发”、“脑袋”等词为例,阐发词语背后多种特殊的文化奥义,以此启迪志愿于翻译事业的上外学子们,词汇的丰富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在于真正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思维。对于译者而言,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机械的语言转换,更是不同文化思维模式间的过渡。马老师强调“读有字书,识无字理”的古训,读一字,识一字,除了实在的文字载体的学习,语言无形的精髓同样有待我们去探求、去钻研。

马老师紧接着将目光转向阅读与写作的辩证关系。译者对原作的阅读理解过程与对译作的书写演绎过程完全是两码事,阅读时似乎已经心领神会原作的含义,下笔时的释义却会千差万别,只有吃透文本,结合自身所学,才能在翻译中有所建树。对于“翻译腔”、“欧化体”等备受读者诟病的翻译现象,马老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像如今为人所熟知的“洛可可”、“哥特式”、“巴洛克”等建筑风格领域的词汇,都是由原词直接音译,但这几年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及接受。马老师随即对比了同一段英语作品的不同中文翻译版本,严谨认真地分析这些翻译作品的优缺点,并阐明自己忠于原文长短、节奏和结构的翻译方式同样也是对传统汉语表达的一种扩大。这些凝聚着马老三十年心血的翻译经验令上外学子受益匪浅。

在马老师风趣朴实的例文分析中,讲座渐渐进入尾声。提问环节,同学们就自身所学所感踊跃发言,马老师对于这些问题一一详细解答。欢笑之中,同学们对于文学翻译有了更加的认识。诚然,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正是通过马振骋老师等诸多翻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文学作品才得以走出自己的文化语境,存活于更多的语境之上。(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