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指南

2018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指南

 报 须 知

1.网上申报期限:2018年4月12日至4月26日。逾期不予受理。

2.课题指南获取:可登录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www.fzzx.sh.gov.cn)查阅和下载《2018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指南》。

3.申报入口:登录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点击“课题申报”栏目——“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网上申报系统”字样。首次登录课题申报系统须完成用户注册。

4.申报数量限制:同一申请人,申报课题数量不能超过两项,凡超限申报均无效。

5.在线填写要求:申请人填表前应仔细阅读课题指南和填表说明;申报材料填写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其中《课题研究大纲》部分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及成员的姓名和单位,字数限5000字,图表不超过规定尺寸。

6.申报材料提交:申请书经网上预审通过后,须打印纸质版一式捌份,签字盖章后提交受理部门(含原件一份);《课题研究大纲》部分须独立装订。受理提交书面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以邮戳为准):2018年5月3日;受理时间:9:00-11:30,13:30-17:00(节假日除外)。逾期不予受理。

7.办理地址及联系方式

办理部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处

址:上海市大沽路100号1810室(200003)

联系人:江海苗、倪颖越

咨询电话:23115970、23113437

电子信箱:fzzx01@shanghai.gov.cn    


1.上海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是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应有之义,也是上海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必然要求。上海必须围绕形成更高能级的城市核心功能、更高层次的现代产业体系、更高品质的人民生活、更加精细的城市管理、更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转型的力度,使得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上海各方面发展的主旋律。本课题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从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要求出发,围绕高质量发展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着重从产业升级、社会和谐、生活富足、生态宜居等多个维度,分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因素,研究提出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2.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短板与瓶颈约束;

3. 上海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

4. 上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实施路径、重点领域、载体抓手和突破口;

5. 相关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


2.上海构建更高层次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不同地区和城市来说,由于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和产业特点不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本课题旨在从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出发,研究作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上海,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目标,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思路、重大举措和载体抓手。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建设更高层次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2. 上海建设更高层次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制约因素;

3. 上海建设更高层次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总体思路、重大举措和载体抓手;

4. 相关政策建议。


3.上海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内涵、特征和实施路径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但对不同城市和地区来说,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基础条件不同,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和要求也不相同。本课题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深入分析上海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和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上海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国际大都市,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上海实现高品质发展的瓶颈与障碍,研究提出上海实现高品质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思路、实施路径、载体抓手和突破口。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2. 上海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和特征;

3. 上海实现高品质生活的短板和瓶颈;

4. 现阶段上海实现高品质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思路、实施路径、载体抓手和突破口;

5. 相关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


4.新时代上海在改革开放上实现新作为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始终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上海在营改增改革、司法改革、教育综合改革、证照分离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上走在全国前面,发挥了重要的排头兵作用。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改革开放需要在新起点上再出发。本课题旨在对十八大以来上海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成效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上海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自贸试验区为依托,按照继续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要求,研究提出上海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十八大以来上海改革开放新成效、新经验;

2. 新时代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和需要突破的障碍;

3. 上海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的总体目标、改革思路和重点领域;

4. 上海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


5.新时代上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海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阶段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也更高。因此,上海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着不同于全国的表现和特点。本课题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要求出发,以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目标,分析揭示上海在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主要表现和不同于全国的特点,研究提出上海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实施路径和主要抓手,推动上海实现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发展。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新时代上海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特征;

2. 新时代上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3. 解决上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难点和瓶颈;

4. 国际大都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经验;

5. 上海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实施路径和主要抓手。


6.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的重点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是新时代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未来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全市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推进实施相关工作和专项行动。本课题旨在从推进落实品牌建设专项行动的角度出发,聚焦推进上海“四大品牌”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四大品牌”发展现状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2. 上海推进“四大品牌”建设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

3. 破解品牌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路和路径;

4. 相关政策建议。


7.依托大科学设施群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大科学设施群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和引擎。近年来,在已有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超级计算机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超强超短激光用户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平台、上海光源二期等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又相继落户张江,张江大科学设施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充分发挥大科学设施群的功能,特别是发挥其在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促进重大原创成果方面的作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课题旨在借鉴国际大科学设施群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上海依托大科学设施群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推动开放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大科学设施在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原始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2. 国内外大科学设施建设、运行和开放共享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3. 上海大科学设施在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开放合作研究面临的问题和瓶颈;

4. 上海依托大科学设施群推进国际科技合作、聚集全球一流科研团队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主要措施;

5. 相关对策建议。


8.推进更深层次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人才是当前全球竞争的焦点,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近年来,上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建设人才高原和高峰的政策,在人才政策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但与建设全球人才高地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课题旨在对上海现有人才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吸引人才竞争的新形势,借鉴国内外吸引人才的新经验新做法,研究提出进一步吸引集聚人才、解决人才引进上突出问题的新政策新举措,提高人才政策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近年来上海出台的人才政策成效评估;

2. 国内外吸引人才竞争的新态势;

3. 上海在人才政策和人才引进上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4. 上海在人才政策上实现新突破的思路和方向;

5. 相关举措和政策建议。


9.上海自由贸易港产业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目前上海正在按照《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要求,筹划建立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本课题重点研究上海自由贸易港如何发挥高度开放的制度优势,拓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产业和服务功能,加快形成较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构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经贸合作新平台,带动上海、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自由贸易港的服务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

2. 国际主要自由贸易港拓展外向型产业和服务功能的经验;

3. 上海自由贸易港拓展外向型产业和服务功能的思路和主要举措;

4. 配套政策与建议。


10.上海自由贸易港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动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是国家赋予上海自贸区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使命。自由贸易港作为新时期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本课题要求在深入分析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动发展的现状与难点的基础上,研究上海自由贸易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并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自由贸易港联动发展的操作性思路、举措和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与“一带一路”联动的不同特点与要求;

2. 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动的情况与难点;

3. 上海自由贸易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4. 上海自由贸易港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路径、重点载体和主要抓手;

5. 相关政策建议。


11.上海自由贸易港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难点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而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本课题要求在分析评估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借鉴迪拜等国际自由贸易港金融发展的经验,研究提出上海自由贸易港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上海自由贸易港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发展。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进展和成效;

2.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区对金融开放与金融创新的不同要求;

3. 国际主要自由贸易港金融发展的经验;

4. 上海自由贸易港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的难点和瓶颈;

5. 上海自由贸易港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


12.上海率先构建“全球数字贸易平台”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随着全球商品、资本信息流量的指数级增长,数字贸易以其开放、共享、透明、包容的贸易形式,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平台融入全球价值链,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与商机。目前中国在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等方面处在全球领先地位。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都依托电商或创新科技优势企业,提出了全球数字贸易平台的构想,并积极付诸实施。很多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探索,依托自身全产业链链条形成全球数字贸易平台。作为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迫切需要发挥“五个中心”、“自贸试验区”与“自贸港”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桥头堡的优势,紧跟全球数字贸易的发展脚步,加强自身数字贸易能力,探索建设综合性领先的全球数字贸易平台,推动产业链升级、多元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创业创新孵化,带动地方经济乃至长三角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全球数字贸易平台发展现状;

3. 上海建设全球数字贸易平台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优劣势条件;

4. 上海建设全球数字贸易平台总体思路和操作路径;

5. 上海建设全球数字贸易平台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建议。


13.发挥桥头堡作用,加快“一带一路”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的发展,“电子口岸”建设和运营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的重视,并成为落实贸易便利化、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当前上海正在大力推进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和“一区三堡 ”建设,为“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带来了重大契机。因此,上海迫切需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子口岸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对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子口岸互联互通,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保障“贸易畅通”、“设施联通”的有效落实和推进。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全球贸易便利化发展趋势和“一带一路”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现状;

2. 上海推进“一带一路”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的必要性;

3. 上海推进“一带一路”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的条件和障碍;

4. 国内外推进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的经验;

5. 上海推进“一带一路”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的总体思路、主要举措和实施路径。


14.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带动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主动对世界开放的重大举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选址在上海,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的信任和支持。上海要在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成世界一流展会的同时,充分发挥博览会的溢出和带动效应,推动上海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城市功能能级提升,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卓越的全球城市。本课题旨在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和带动效应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上海抓住机遇,放大进口博览会效应,带动新一轮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国内外重大博览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2.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上海发展的带动效应与溢出效应;

3. 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和带动效应,推动上海各领域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和对外开放的思路和对策举措;

4. 相关政策建议。


15.进一步巩固提升上海实体经济能级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夯实实体经济基础,防止出现产业 “虚高化”和“空心化”。2017年上海先后出台了《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初又出台了《上海市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本课题旨在跟踪评估《意见》和《行动计划》推进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实体经济提升能级中面临的难点和瓶颈。提出进一步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推进实施情况;

2. 影响上海实体经济能级进一步提升的难点和瓶颈;

3. 上海进一步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4. 相关政策建议。

16.建设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特点的跨境金融税收制度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跨境金融业务是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从国际上看,对跨境金融业务均有相应的税制安排。因此,如何发挥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制度创新优势,在不侵蚀税基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特点的跨境金融税收制度,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课题旨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特点的跨境税收制度的方案设想和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制定跨境金融税收制度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性;

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跨境金融业务特点、现状与发展趋势;

3. 国际上跨境金融业务税收制度的经验借鉴;

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跨境金融税收现状与问题;

5. 制定完善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特点的跨境金融税收制度的方案构想和实施路径。

17.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与培育领军力量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有可能产生万亿元级企业。上海在发展人工智能上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应当抢占发展先机和产业制高点。2017年上海出台了《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发展人工智能进行了全面部署。本课题主要从上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要求出发,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和举措,剖析上海以往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和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研究提出上海迅速培养壮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及领军企业的思路和对策,推动《实施意见》的落实。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举措;

2. 上海发展新兴产业的经验和问题;

3. 上海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瓶颈和难点;

4. 上海迅速培养壮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及领军企业的思路和对策;

5. 相关政策建议。


18.加快上海共享经济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近年来共享经济浪潮席卷全球,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海目前已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一批共享经济独角兽企业如滴滴、大众点评、小红书、饿了么等在上海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在数据开放共享、治理监管等方面还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扩展空间。本课题重点分析上海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进一步保持共享经济发展势头、挖掘共享经济发展潜力,促进和加快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2. 国内外领先城市引导和扶持共享经济发展的经验;

3. 上海把握共享经济发展机遇、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对策措施;

4. 促进和加快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19.上海培育成长性企业和细分行业小巨人企业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成长性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是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和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的显著标志,也是最有希望创造著名品牌、培育成为行业龙头和独角兽的企业。当前,上海正处于全面攻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明确把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课题旨在以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目标,分析成长性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在上海的发展环境和面临的瓶颈制约,研究提出破解成长性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在上海快速成长所遇障碍的对策举措,为上海培育和集聚一大批成长性企业和细分行业小巨人企业、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奠定基础。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揭示上海缺少成长性企业和成长性企业在上海做不大的深层原因和关键制约环节;

2. 借助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对比上海同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在培育成长性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的路径、政策和环境等方面的异同与差距;

3. 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出发,研究提出上海培育成长性企业和细分行业小巨人企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措施。


20.上海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十八大以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既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上海实体经济能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需要。上海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上已有较好的基础、载体和平台,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有着更大的优势。2017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构想。本课题要求在上述规划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上海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进展情况、主要经验和面临的难点瓶颈问题,深入研究军转民、民转军的路径以及军民融合发展如何对接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提出上海进一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对上海发展的重大意义;

2. 上海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成效、经验和难点、瓶颈;

3.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对接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操作性思路和目标;

4. 上海加快“军转民”、“民转军”和军民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5. 上海深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举措、实施路径和载体抓手。


21.上海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思路和举措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近年来,全球金融科技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已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之一。印度政府宣布在古吉拉特邦建设国际金融科技城,目标是将其打造成比肩新加坡、迪拜和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日本东京在最新发布的《东京愿景:建设国际金融城市》中,也将金融科技和财富管理列为未来发展的两大重点。中国目前在发展金融科技上已处在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杭州、深圳等城市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迅速,有可能崛起成为新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与之相比,在金融科技发展上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加快上海金融科技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课题要求在把握全球金融科技和金融中心最新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上海依托自身优势、加快金融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举措,推动上海建成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及其对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2. 上海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优劣势条件和短板;

3. 上海金融科技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总体思路;

4. 上海金融科技发展的重点、主要举措和载体抓手;

5. 相关政策建议。


22.上海提升城市品质的内涵及其路径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卓越的全球城市需要有卓越的城市品质。良好的城市品质不仅关乎美好人居环境的塑造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重大意义。本课题旨在分析城市品质内涵的基础上,对照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要求,重点聚焦城市功能、城市交通、城市景观、城市空间、城市生态、城市文化等领域,提出上海提升城市品质的思路、路径和可操作性的举措与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城市品质内涵和特征;

2. 上海城市品质状况和存在的短板;

3. 国内外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4. 上海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思路和重点;

5. 上海提升城市品质的路径、举措和政策建议。


23.提高上海土地利用效率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土地是上海最稀缺的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未来上海新增建设土地总量十分有限。因此,今后上海用地不可能通过增量来解决,只能在盘活存量上做文章,核心是要更集约、更高效、更优质地利用土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本课题旨在全面调研分析上海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的现状,剖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的重大思路和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分析上海单位土地利用效率,剖析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的难点和瓶颈,分析提高上海土地利用效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系统梳理国内外大城市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的经验做法;

3. 研究提出提高园区用地容积率、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升级、促进低效用地减量化等方面的重大思路和举措;

4. 研究提出优化土地用地机制的政策措施。


24.上海城市有机更新和“留改拆”政策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从原来“大拆大建”转向城市有机更新,推进实施“留、改、拆并举,已保留保护为主”的整体保护理念,旧区改造的政策和机制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目前新的旧区改造机制还处在“探路”阶段。本课题旨在跟踪“留改拆”的推进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针对保护建筑认定、毛地出让、拆迁补偿方式、专项基金使用、长期保护与年度计划衔接等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城市有机更新和“留改拆”试点推进情况;

2. 上海城市有机更新和“留改拆”推进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3. 国内外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经验和做法;

4. 解决城市有机更新和“留改拆”中相关问题的对策措施;

5. 进一步促进上海城市有机更新和“留改拆”政策措施。


25.营造城市色彩、建设美丽上海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城市色彩是城市风貌的识别元素,是表现城市性格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让城市更富魅力、更有温度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上海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城市色彩设计考虑不多,重视度不够,约束力不强。随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批复实施,上海亟待深化细化城市色彩规划和设计,打造富于魅力的城市风貌和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上海。本课题旨在对上海城市色彩设计提出构想,并对推进上海加强城市色彩规划提出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城市色彩对上海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意义;

2. 上海在城市色彩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3. 国内外城市通过城市色彩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软实力的经验;

4. 上海城市色彩设计的构想;

5. 推进上海城市色彩设计、建设美丽上海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措施。


26.本市外来常住人口住房政策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近年来,上海按照“商品房有效供给、保障房应保尽保、租赁房大力发展”的方针,基本构建起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上海户籍人口户均住房达到1.4套左右,未来解决住房问题重点是向两类人群聚焦:一是户籍人口中的居住困难人群;二是非户籍人口中的外来常住人口,特别是外来的青年人和各类人才。上海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对上述两类人群的住房问题高度重视。本课题重点聚焦外来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研究提出针对外来常住人口特别是青年人和各类人才的住房政策和举措,探讨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扩大受益面至非户籍人才的可行性和方案构想,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解决外来常住人口特别是非户籍人才住房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当前外来常住人口特别是非户籍人才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和面临问题;

3. 解决外来常住人口特别是非户籍人才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操作途径和政策举措;

4. 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扩大受益面至非户籍人才的可行性和操作方式。


27.上海城市绿色发展国际对标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近年来,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趋势,并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内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生态之城和卓越的全球城市。为此,需要对标国际绿色城市,找出自身的差距,细化发展目标,并充分借鉴国际城市绿色发展的经验,克服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绿色发展之路。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和衡量指标;

2. 国际城市绿色发展的趋势和经验;

3. 上海城市绿色发展的国际对标;

4. 制约上海城市绿色发展的瓶颈和难点;

5. 推进上海城市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之城的目标、思路和对策建议。

28.上海深化推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处理好城市垃圾问题是上海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应勇市长提出未来五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解决上海城市垃圾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源头减量、全程分类和末端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本课题主要聚焦源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两端,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未来上海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目标,分析全面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和难点,提出上海全面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操作性思路和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国内外城市推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经验和运作机制;

2. 未来上海全面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性和主要目标;

3. 上海推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和难点;

4. 上海全面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操作性思路、重大举措、运作机制和主要抓手。


29.上海进一步完善“长护险”制度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18年1月1日起,本市将长护险的试点范围从三个区扩大到全市各区。作为一项普惠性的制度安排,这一改革措施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可持续性。本课题旨在跟踪分析和评估本市长护险试点的进展情况,根据城乡不同情况和要求,围绕进入的门槛标准、相关政策的统筹衔接、居家照护的补贴资助、商业保险参与、个人支付比例等核心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提出优化改进的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长护险试点的进展情况;

2. 相关核心问题的试点经验;

3. 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4. 优化改进长护险试点的政策建议。


30.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模式与制度性供给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不同规模性质的城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考虑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特殊背景和超大城市特点,加强对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模式的探索,聚焦土地、基础设施、人才等突出瓶颈,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补上制度性供给短板,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乡村振兴的不同要求及模式比较;

2. 上海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特点、要求和模式选择;

3. 上海超大城市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需求和瓶颈;

4. 国内外超大城市推进乡村振兴与完善制度性供给的经验借鉴;

5. 上海推进乡村振兴和解决制度性供给瓶颈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31.建立全市网络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随着网络订餐、网络食品销售等新模式不断涌现,网络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给政府提出强化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课题。目前,上海已经出台了《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逐步加大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但面对网络食品安全的新形势新环境,上海需要进一步强化网络食品安全保障机制。本课题旨在把握上海网络食品安全新环境新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实施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效和薄弱环节,借鉴国内外城市的经验做法,提出上海进一步健全网络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思路、路径和操作性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实施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效和薄弱环节;

2. 当前网络食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

3. 国内外城市完善网络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经验做法;

4. 上海进一步完善网络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思路、路径和可操作性的举措及建议。


32.上海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当前,上海正在着力构筑新时代发展的四个方面战略优势,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而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革命历史时期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如何把红色旅游做成响亮的上海文化品牌,既是时代赋予上海的使命,也是上海全球城市崛起的必然要求。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意义;

2.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系统梳理上海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3. 对标中央要求,把握上海城市历史方位,提出当前上海发展红色旅游的内涵要求和总体目标;

4. 根据上述要求、目标和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提出上海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主要瓶颈和障碍;

5. 提出上海发展红色旅游的具体路径和对策。


33.体育助力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体育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并将其作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任务。同时,在上海打响“四大品牌”、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中,发展体育文化也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抓手。因此,加快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助推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本课题旨在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要求出发,研究上海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路径,提出以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带动和助推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体育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2. 上海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互动关系;

3. 上海推进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成效与问题;

4. 以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为抓手,推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主要举措。


34.新形势下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抓手与突破口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是长三角地区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由之路。当前,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区域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城市群整体发展质量还不高,区域合作存在重点不聚焦、运作机制不灵活、合作实效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必须立足现有基础,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出发,针对突出矛盾和难点,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在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社会治理、污染防治等领域创新发展思路,谋划协同发展的新抓手与突破口,加强城市群间城市的分工协作,加快形成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2.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现状;

3.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主要瓶颈和难点;

4. 现阶段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操作性思路、主要载体、重点抓手和突破口。


35.长三角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是全球第六大城市群,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科研力量强大,在众多制造业领域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有条件形成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应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进一步提升巩固实体经济能级出发,以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和产能协作,联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全球范围内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分布与发展变化趋势;

2. 长三角产业群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地位;

3. 长三角地区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和障碍与瓶颈;

4. 上海与长三角地区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推进路径和主要抓手;

5. 相关政策建议。


36.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及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难点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是上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的任务,并已列入国家相关规划。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是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重要抓手,也为加快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本课题旨在从落实《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行动计划》的角度,研究上海在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和“上海购物”品牌建设中面临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和“上海购物”品牌建设的现状和成效;

2. 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和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难点和瓶颈;

3. 国内外国际消费城市和购物品牌建设的经验;

4. 破解难点和瓶颈,加快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思路和对策举措。


37.上海养老模式的拓展性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养老问题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上海原有的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国内户籍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如何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需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上海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课题要求在比较研究各种城市养老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城市特点和资源条件,分析上海现有养老模式的优点和不足,研究上海进一步拓展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拓展养老模式的操作思路、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国内城市各种养老模式的分析比较和对上海的适用性;

2. 上海现有养老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3. 上海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的模式选择;

4. 上海拓展养老模式的操作思路、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


38.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近年来,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当前上海正在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着力推进“一网通办”,建立市大数据中心,实现政府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共用。这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课题旨在以建设“智慧政府”为重点,研究提出新形势下上海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上海率先建成“智慧政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2. “智慧政府”的内涵及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

3. 上海以建设“智慧政府”为重点,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难点与瓶颈;

4. 以建设“智慧政府”为重点,加快推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和主要举措;

5. 相关政策建议。


39.上海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实现路径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上海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近年来,上海在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照国内外先进城市还有不小差距。本课题旨在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出发,在对照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在推进城市有序、安全、干净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上海推进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治理目标和工作重点,并着重从公安系统的角度,结合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公安建设,研究提出上海推进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具体举措和政策建议。

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城市运行“有序、安全、干净”的主要内涵和衡量标准;

2. 近年来上海在推进城市有序、安全、干净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不足;

3. 国内外先进城市在推进城市有序、安全、干净方面有效做法和经验借鉴;

4. 上海实现城市“更有序、有安全、更干净”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5. 结合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公安建设,推进实现上海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主要抓手、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